寿光市羊口镇杨庄小学
2024年一年级阳光招生入学工作方案
依据寿光市教体局《寿光市教育和体育局关于做好 2024 年义务教育学校阳光招生工作的通知》及《羊口镇2024年阳光招生工作的实施意见》精神,结合我校实际,现就2024年小学招生入学工作制定如下方案。
一、总体目标
坚持以国家和省有关法律法规为依据,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办好每一所学校为目标,以构建面向每一位适龄儿童、少年的教育服务体系、维护小学生的合法权益、规范学校办学行为为原则,依法实施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入学工作。
二、基本要求
1.坚持免试就近入学原则。
按照适龄儿童法定监护人的户籍地或家庭常住地,结合学校布局现状,落实“划片招生、就近入学”。
2.坚持公开公正原则。
将本校的招生服务范围、报名时间、报名注意事项等情况以招生简章的形式向社会公开,招生结束一周内要向社会公开招收新生相关信息,接受家长和社会监督,凡超出学校招生服务范围和招生计划,违规招收的学生,一律不予注册学籍。
3.坚持全程网办原则。符合入学条件的儿童,继续使用升级后的寿光市义务教育学校招生入学平台进行报名,推进“零证明”入学。使用网络不方便的家庭,可在报名时段内,由学校工作人员帮助进行网络报名。
三、招生计划
2024年新一年级计划招生2个班,90名学生。
四、入学条件
1.入学年龄
一年级新生入学年龄必须年满6周岁(2018年8月31日及以前出生)。适龄儿童因身体状况等原因确需延缓入学的,其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下同)应当向就读学校书面提出申请,学区审核后由各学校指导其法定监护人通过微信公众号“潍坊教育微服务”提出申请,报市教体局批准。
2.户居条件
⑴学生监护人有划片招生范围内的当地户籍;
⑵学区内跨片区就读的需有自购房屋和合法稳定的工作。
五、招生学校及划片招生范围
以适龄儿童监护人的户籍为依据,含以下村居及企事业部门。
1.村(居):杨庄村、宅科村、南宅科村、营子村、官台村。
2.企事业部门:其它原杨庄乡范围内的企事业单位。
六、报名材料
根据学生户籍类别,共分三类,需准备材料如下:
1.羊口本地居民
⑴户口薄;
⑵跨片区就读的还需提供自购房屋的产权证明(或正规的购房合同),仅能提供购房发票的需附物业和社区提供的证明;镇区外到镇区学校就读的还需提供正规的劳动合同、营业执照等工作证明。
2.羊口镇以外寿光市以内的其他镇街人员
⑴户口薄;
⑵房屋产权证或房屋租赁合同并附社区、企业或村居开具的居住证明;
⑶社会保险或合法劳动用工合同或工商营业执照等工作证明材料。
3.寿光市以外户籍来羊口务工(经商)人员
⑴户口薄;
⑵房屋产权证、房屋租赁合同及社区或村居开具的居住证明;
⑶社会保险或合法劳动用工合同或工商营业执照等工作证明材料;
⑷羊口镇公安部门签发的居住证。
4.小学一年级入学需提供接种防疫证明。
所有材料的提供者为适龄儿童监护人的一方,且与孩子在同一户口本上。提报虚假材料的,取消其所报学校入学资格,计入不良诚信记录,并上报上级机关按有关规定追究出具虚假材料的有关单位和责任人的责任。
七、工作安排
1.报名时间安排
第一阶段为平台培训:7月1日---7月5日,幼儿园负责对大班孩子家长进行平台使用培训。
第二阶段为网上报名:7月1日---7月14日,学校指导家长完成网上报名工作。
第三阶段为信息审核:7月15日---7月17日,及时向社会公示并下发入学电子通知书(附件2)。学校将招生结果报学区和教体局备案,作为建立学籍依据。
3.做好新学年就读学生的补招工作。集中报名时段因特殊情况,适龄儿童少年未按时报名,可于7月21日-7月23日联系学校进行二次报名,如果报名学校没有空余学位的,由教育学区和学校协调安排到有学位的相对就近的学校就读。7月25日前,全面完成辖区义务教育学校招生工作,全部下发入学通知书。
4.提示:7月31日之后,招生入学平台关闭,家长要在正式报名时间段内报名。
2.报名平台
⑴平台登录方法(以下方法任选一种)
扫码下载“爱山东”APP,或手机应用商店搜索“爱山东”下载APP,完成注册与实名认证,通过首页> 顶部搜索框>搜索“寿光市入学一件事”>点击相关服务寿光市入学一件事>进入报名平台(操作步骤详见后面的“2023年义务教育学校秋季入学平台报名方法说明中的‘寿光市入学一件事’填写指南”)。
⑵个人用户通过手机验证码登录,完成实名。在首页左上角选择“潍坊寿光市”,搜索“寿光市入学一件事”,点击跳转到报名页面,按照提示完成报名信息的填写及上传(具体操作说明附后)。
咨询电话:13583665858(林老师) 15153685581(仲老师)
学校邮箱:ykzyzxx@wf.shandong.cn
学校网址:http://www.shgedu.com/sgsykzyzxx
学校微信公众号:ykzyzxx(寿光市羊口镇杨庄小学)
寿光市羊口镇杨庄小学2024年一年级阳光招生入学工作方案.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