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大情境大任务活课堂”课时教学设计 |
课题 | 二年级下册第 一 单元《我是餐桌小帮手》 |
1.餐桌布置 第 1 课时 |
课型 | 劳动实践 | 备课人 | 寿光市羊口镇杨庄小学 杨克仁 |
1.课标分析: 懂得人人都要劳动、 劳动成果来之不易的道理。 初步感知劳动的艰辛与乐趣, 学会尊重他人的劳动付出。 喜欢劳动, 具有主动劳动、 积极参加劳动的愿望。在劳动过程中遵守纪律,不怕脏、不怕累, 具有初步的劳动安全意识, 初步养成有始有终、 认真劳动的习惯。 |
2.教材分析: 完成比较简单的个人物品整理与清洗, 居室、 教室等卫生保洁、 整理与收纳, 以及垃圾分类等劳动任务, 参与简单的家庭烹饪。 形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意识, 具有初步的个人生活自理能力。 |
3.学情分析: 作为二年级的小学生,孩子们有一定的餐桌用餐的基本常识。课前可引导学生说一说父母是怎么样去布置餐桌的。 |
4.目标确定: 1. 知道吃饭前要做哪些。 2. 学习正确布置餐桌。 3. 教育学生热爱劳动, 帮助家长做家务。 |
5. 重点难点: 重点:正确布置餐桌。 难点:正确布置餐桌。 |
6. 评价任务: 评一评:你在布置餐桌时,是否根据就餐人数摆放餐具?是否按一定的顺序摆放餐具?餐具的位置是否合适? 说一说:你在布置餐桌时,有什么注意的问题或者好的做法,和大家分享一下! |
7.课前准备: 幻灯、 图片 |
8.学习活动设计: 环节一:导入新课教师活动学生活动1. 教师提问, 引出课题。 (每天吃饭前我们要做哪些事情呢?)就餐前, 提前把餐桌布置好, 会更方便我们就餐。 布置餐桌最重要的是根据就餐人数把餐具摆放到合适的位置。2. 请学生说一说父母是怎样做的?你又是怎么做的?3. 吃饭前我们应该做哪些准备呢?(1) 擦桌子, 摆椅子。 (2) 洗手、 放碗筷。 (3) 端菜、 盛饭。提示:在家吃饭时, 要根据具体情况准备餐具。例如, 老人和幼儿有时需要特殊的餐具,应该怎样为他们准备?饭菜不同, 是否需要准备不同的餐具?餐具怎样摆放更方便使用? 思考讨论:在家吃饭时, 要根据具体情况准备餐具。设计意图:谈话、 问答, 导入新课环节二:讲授新课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师指导学生做一做:(1) 老师进行指导、 示范。(2) 指导学生按步骤正确操作摆放碗筷。(3) 教育学生热爱劳动, 自理自立, 帮助父母多做一些家务。(4) 进行点评。技法探究1. 就餐前, 根据就餐人数把餐具摆放齐全, 餐具要干净整洁, 做到每人一套。2. 使用公筷、 公勺能有效减小疾病传播的风险。 把公筷、 公勺摆放到适合大家拿取的位置, 会更方便就餐3. 根据就餐人的习惯摆放餐具。 例如, 有幼儿就餐, 要摆放不易摔碎的幼儿专用餐具。 学生练习,模仿 练习摆放 设计意图:掌握就餐时餐具的摆放这等简单劳动的方法, 感受劳动的快乐, 愿意参加劳动。 环节三:课堂小结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通过这几节课的学习和训练, 我们学习了正确摆放碗筷的方法及步骤, 希望同学们今后在家里或在外面吃饭时, 注意这些细节, 帮助朋友或家人提前摆放好碗筷。 设计意图: 总结提升 |
9.板书设计: 1.餐桌布置 准备:擦桌子、摆椅子、 洗手、放碗筷、 端菜、盛饭。 |
10.教学反思: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餐桌文化与传统风俗习惯相结合,在活动中孩子们的参与度足以说明他们对这个活动的喜爱程度,尤其是对传统餐桌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