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学期要培养的核心素养: 政治认同 第3条—家国情怀。对家庭有深厚的情感,热爱家乡,热爱伟大祖国,热爱中华民族,自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的使命感。 道德修养 第2条—家庭美德。践行以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勤劳节俭、邻里互助为主要内容的道德要求强家庭的好成员。 第3条—社会公德。践行以文明礼貌、相互尊重、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为主要内容的道德要求,做社会的好公民。 法治观念 第5条—生命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了解和识别可能危害自身安全的行为,具备自我保护意识,掌握基本的自我保护方法,预防和远离伤害。 健全人格 第2条—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理性表达意见,树立正确的合作与竞争观念,能够换位思考,学会处理与家庭、他人、集体和社会的关系。 第3条—积极向上。有效学习,能够主动适应社会环境,确立符合国家需要和自身实际的健康生活目标,热爱生活,积极进取,具有适应变化、不怕挫折、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 责任意识 第1条—主人翁意识。对自己负责,关心集体,关心社会,关心国家,维护祖国统一和国家安全,具备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观念。 二、课标摘录: (一)总目标: (2)学生能够了解个人生活和公共生活中基本的道德要求和行为规范,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践行诚实守信、团结友爱、尊老爱幼等基本的道德要求;形成初步的道德认知和判断,能够明辨是非善恶;通过体验、认知和践行,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3)学生能够具有基本的规则意识和安全意识,理解宪法的意义,养成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初步具备依法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 (4)学生能够正确认识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珍爱生命,热爱生活;具有理性平和的心态,能够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师生关系和家庭关系,树立正确的合作与竞争观念,具有团队意识和互助精神。 (5)学生能够关心集体、社会和国家,具有主人翁意识、责任感和集体主义精神,主动承担对自己、家庭、学校和社会的责任,自觉维护祖国统一和国家安全。 (二)学段目标: 道德修养中: (1)掌握基本的交往礼仪,懂得个人成长离不开社会和他人的支持与帮助,诚实守信 。 (2) 孝敬父母,尊重师长,体会父母的养育之恩和师长的辛劳 。 法治观念中: 了解社会交往的基本规则,树立平等意识,互相尊重。 健全人格中: 初步认识和体验人的生命是可贵的,珍惜生命。 责任意识中: 主动参与力所能及的家务,学会承担家庭责任。 (三)课程内容: 道德教育: (1)关心家庭生活,主动分担家务劳动。 (2)尊重老师,感受老师的辛劳;学会和同学平等相处,知道同学之间要相互尊重、友好交往。 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 (1)初步感受学习知识的乐趣,能够自主参与各种活动,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正确对待学习中的困难,学会化解消极情绪。 (2)知道生命只有一次,理解生命的珍贵,懂得珍惜生命,爱护生命。 (3)树立安全自律意识,学会自我保护技能,远离危险;知道保护隐私的重要性,能够识别陌生环境,谨慎与陌生人交往。 法治教育、 知道法律能够保护我们的生活,了解道路交通,环境保护、消防安全等生活中常用的法律。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革命传统教育、 (1)感受父母长辈的养育之恩,以恰当的方式表达对他们的感激,尊敬和关心。 (2)了解自己家庭的历史,知道弘扬优秀家风的意义,初步体会中国人的家庭观念。 国情教育: ·感受身边的变化,了解家乡的发展,对祖国未来充满信心。 (四)学业质量描述: 结合家庭与社会生活简要说明优良家风的意义,举例讲述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简要分析遵守规则的重要性,珍爱生命,热爱生活,具有安全自律意识(道德修养,健全人格,责任意识),能够结合日常生活和集体生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恰当方式表达对长辈和老师的感激之心,遵守待人接物的基本礼仪,能够与同学平等相处,与邻里和睦相处,关心家庭,积极分担家务劳动,在学校和社会生活中,遵守社会规则(法治观念、道德修养、责任意识);具有良好的意志品质,明辨是非,掌握自我保护技能。 三、教材分析:(要有本册教材结构图) 这一册的教育内容是对学生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打基础的教育,面向广阔的生活空间,体现学习活动在时间、空间上的开发性,重视实际生活中现实性、情感性、形象化的情感教育和审美教育。教材形式活泼,富有童趣。它版面新颖,图文并茂,充分运用图画、照片、学生作品等多种形式,并采用对话,富有亲切感。是学生由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养成向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自然衔接。 三年级上册教材以单元编排的方式,每个单元反映生活的一个侧面,突出一个鲜明的教育主题,这一教育主题表达了编者明确的设计意图和课程标准中要求完成的教育内容。单元主题下设课文主题,每个课文题均来一个引导学生学习、研讨的话题,下面又生成多个小话题。每课的内容力求打破学科界限,将各学科的内容综合起来,体现综合课程的特点。每个单元所涵盖的课文内容表现为一组完整的经验和一组有意义的学习活动。单元中的每一课又力求从不同的角度来表现单元主题所要达到的教育目标。三年级上册共安排了四个单元主题,即:“快乐学习”、“我们的学校”、“安全护我成长”、“家是最温暖的地方”。这四个主题将来源于不同生活领域的素材整合为建立在儿童生活基础上的主题与活动,这些主题与内容将品德教育与学生的社会性发展有机地融为一体。 第一单元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和挑战,让学生认识学习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意义,明确学习动机,体验学习的快乐。 第1课《学习伴我成长》主要引导学生体会学习对成长的重要意义,懂得学习是每个人成长的需要,知道学习的途径和学习内容的多样性和广泛性。 第2课《我学习,我快乐》从正面引导学生体会学习本身所蕴含的快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3课《做学习的主人》,侧重于帮助学生树立学习自信心,引导学生多问、多思,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第二单元以学校生活为主题,从三个不同的侧面展开教学,让学生深入了解学校、理解老师以及参与学校生活。 第4课《说说我们的学校》通过让学生谈谈自己喜爱的校园一角,调查、了解学校的历史和特点,熟悉各个部门的职责,最后绘制学校平面示意图,来加深学生对学校的感情。 第5课《走进我们的老师》让学生回忆与老师之间发生的故事,引发学生对老师感谢,通过调查、访问、制作感谢卡等方式,让学生了解老师的辛苦。 第6课《让我们的学校更美好》体会小学校对自身成长的重要性,认识到自己是学校的一员,提高积极参与学校公共生活的意识。 第三单元是对学生进行各种安全技能的教育,帮助学生树立安全意识,珍惜生命。 第7课《生命最宝贵》让学生体会生命来之不易,逐步认识到保护好生命不仅要靠父母,还要靠自己,树立珍爱生命的意识。 第8课《安全记心上》从正面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安全隐患,初步学会日常生活中基本的自护自救方法,提高安全意识。 第9课《心中的“110”》,引导学生初步认识社会的复杂性,在乐于助人、参与社会生活的同时保持警惕性,初步形成人际安全意识。 第四单元以家庭为主题,引导学生体会父母对自己的爱,理解和接纳表达爱的方式,了解自己家史。 第10 课《父母多爱我》侧重讲父母对子女的爱,引导学生体会父母的爱,尝试走进父母的内心世界,加深对父母的理解,能够接纳父母对自己爱的表达方式。 第11课《爸爸妈妈在我心中》侧重讲子女对父母的爱,引导学生多了解、体贴父母,并将自己并将自己对父母的爱落实到行动中。 第12课《家庭的记忆》,引导学生了解家庭这一基本的社会单位,了解自己家庭的历史、变迁,进而体会中国人重视家庭的文化传统。
四、学情分析: 经过两年的学习,三年级大部分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自主能力,对自己、社会、家乡、学校有了初步的了解,大多数学生在生活中养成文明礼貌、友爱宽容、公平公正,热爱集体、团结协作、有责任感的品质,初步形成民主、法制观念和规则意识。但仍有部分学生学习目的还未明确,学习习惯正处于逐步形成的阶段。对自然,对生命的热爱还有些模糊,对从不同角度观察、认识、分析社会事物和现象还有一定的困难。特别是受影视作品的影响,不珍惜生命、安全意识不强,防骗能力严重不足。这些都需要好好学习。还有,对于如何回报父母、老师,还不能身体力行,这些都需要好好培养。三年级正处于低中年级转化时期,心理问题、学习问题都将陆续展现,因此,需要好好指导,有待于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通过身边的人和事,开展积极有益的各种活动,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