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在学习三位数加减法(不连续进位、退位)的笔算时,承接上节课的情境:昨天,我们看到了勤劳的工蜂跳起了“8字舞”,这节课它们在蜂王的一声令下,迅速按各队的路线飞去,它们飞了好远好远,终于找到了果园和花园,连休息一下都没有就开始采蜜了。它们个个都很能干,你想不想去参观一下?
学生认真观察情境图:你看到了哪些数学信息?看谁做到了会看?生1:一队有518只,二队有227只。
生2:从家到果园592米,从家到花园384米。
师:你觉得他们做了什么?
生齐答:会看,做到了分类说信息。
我顺势记录信息:一队:518只
二队:227只
592米 384米
问:大家看看张老师的记录,感觉怎么样?也夸夸我吧!(认真、清晰、简单……)
一个巧妙的板书为孩子梳理信息的能力种下了一颗种子,这颗种子会在不经意间萌芽哟!
有了透彻的观察、阅读,学生很轻松地提出了很有价值的数学问题:从果园到花园有多远?第一队和第二队一共有多少只蜜蜂?第二队比第一队少多少只蜜蜂?从家到果园比从家到花园多多少米?……
解决第一个问题:从果园到花园有多远?
首先引导学生先估一估,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然后让学生尝试列式计算,为调动后进生的积极性,我说:“谁想到黑板上做题?自己过来吧!不过只能两个人哟!”我话音刚落,孩子们就跃跃欲试,争先恐后地去黑板做题,有的学生看人数多了,自觉地回去了。只留下左边小杨,右边小曹,而俏皮的小刘使劲儿往两人中间钻。这时,小杨对着小刘说:“你来吧!”我说:“我们的小杨真是个男子汉,懂得礼让。”同学们自觉地送给了小杨热烈的掌声。后来,在汇报交流环节,我说:“你们两个谁先分享?”这时,我们的小刘同学优雅地伸出小手对小曹说:“你先来吧!”真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同学们也向小刘伸出了大姆指,身边的榜样影响和带动了小刘,来自伙伴们的赞许也让小刘心里美滋滋的。
下课后,正巧小刘来办公室帮老师取材料,我对同事说:“我们的小刘今天真有男子汉样儿。”大家打趣说:“小刘,快说说为什么张老师这么夸你呀?”小刘微笑着说:“我让小曹先说的。”王老师说:“这就是振芬教学的技巧呢!真的是润物细无声啊!”就在说话间,今周的内容和题目都有了。嘿嘿!3、2、1立刻记录下来!